《针灸按摩取穴定位图典》
《针灸按摩取穴定位图典》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作者:秦涛,韩珊珊 主编
页数:169
字数:173000
《针灸按摩取穴定位图典》内容概要[E]
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现代人的健康观念也越来越强,因此,除了专业的中医从业人员外,更多的业余爱好者也开始探究穴位中的健康之道。可是,无论是针灸还是按摩,如果找不准穴位,就会大大降低其对身体的疗效。
为此,秦涛、韩珊珊主编的《针灸按摩取穴定位图典》详细地介绍了经穴、奇穴等400多个穴位的取法、功能、主治,以及其针灸和按摩法,并配备了彩色穴位示意图。
相较而言,《针灸按摩取穴定位图典》非常实用,也易于学习掌握。书中编排了两种索引方式,只需几秒钟,即可查到要找的穴位,无论是临床中医师、中医院校学生还是中医爱好者,都能轻松入门。
《针灸按摩取穴定位图典》书籍目录[E]
前言
第一章 人体经络与腧穴总述
腧穴的养生之道
腧穴的常见取法
体表标志法
骨度分寸法
手指同身法
第二章 十二经腧穴
第三章 奇经腧穴
第四章 经外奇穴
附录
《针灸按摩取穴定位图典》章节摘录[E]
神道
【取法】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处。
【按摩法】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等。
【刺灸法】向上微斜刺0.5~0.8寸;可灸。
【功能】安神镇心,清热平喘。
【主治】身热头痛、心惊、心悸、肩背痛、背部冷痛、气喘、健忘、小儿风痫、神经衰弱、肋痛等。
身柱
【取法】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处。
【按摩法】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等。
【刺灸法】向上微斜刺0.5~0.8寸;可灸。
【功能】宁神止痉,宣肺止咳。
【主治】咳嗽、气喘、疮疖、癫狂、腰脊强痛、身热、小儿风痫、神经衰弱、癔证、精神病等。
陶道
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会穴。
【取法】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处。
【按摩法】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等。
【刺灸法】向上微斜刺0.5~0.8寸;可灸。
【功能】清热解表,截疟宁神。
【主治】热病、头重、头痛、感冒、疟疾、咳喘、背项强痛、癫痫、精神病等。
大椎
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与督脉的会穴。
【别名】百劳、上杼。
【取法】背部,后颈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按摩法】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等。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功能】清热解表,截疟止痫。
【主治】哮喘、感冒、落枕、肩颈酸痛、颈项强直、咳嗽喘急、风疹、癫狂、黄疸、颈肩部肌肉痉挛等。
哑门
【别名】痔门、舌厌、横舌、舌黄、舌肿。
【取法】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第1颈椎下。
【按摩法】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等。
【刺灸法】整正坐伏案,头微前倾,针尖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0寸;禁灸。
【功能】散风熄风,开窍清头。
【主治】脊强反折、舌缓不语、呕吐、音哑、头重、头痛、颈项强急、舌骨肌麻痹、癫狂、痫证、癔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