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1

《观人术》PDF_2012-5_金城出版社_史明月

《观人术》《观人术》PDF_2012-5_金城出版社_史明月

《观人术》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史明月
页数:338
字数:300000


《观人术》前言[E]

流氓无赖何以得天下?得人才者得天下!
英雄豪杰何以失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
经世之本,识人为先,经世之本,用人为先!
何以识人?
遍观中国历史,论述识人用人的书籍可谓多矣,但经典之作却很少,《人物志》就是这样一部极为难得的经典之作。
《人物志》又名《观人术》,是三国时魏国人刘劭所著。刘劭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建安中,为计吏、诣许,在魏文帝时期曾任尚书郎,后为执经讲学,赐封关内侯,卒后追赠光禄大夫。刘劭为人博学多才,思虑玄远,特别善于品评鉴别人物。刘劭著作丰厚,《人物志》是其代表作。此书以古为鉴,专讲识人之术,是我国第一部人才学专著,奠定了中国人才学的理论基础。
《人物志》素有“识人宝鉴”之美称,该书最有贡献的是提出了系统的评价人物的方法,这就是“九征”与“八观”。刘劭认为人物可以用九种特征加以识别,根据这九种特征,就把人分为:中庸、德行、偏材、依似、间杂的级别,再进而根据人的质素,就可以判别他所适合从事的工作,也就是“十二流业”。对这一程序的论述以及对这种程序在政事上的得失的讨论,就构成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另一部分就是讲识别人的过程的,既讲方法,这就是接识、八观,讨论怎样通过与人接触来识别人、怎样通过各种途径更精确地判断人,也讲了在识别人的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这就是七缪、效难。刘劭看人的最重要的标准是“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他总结了“九征八观”全方位考察人才的方法。
识人原本是一种智慧。用人是成功的关键,识人是用人的基础,没有识人的本领,只能所用非人,所用非人的结果,只能是身败名裂。识人重要,世人皆有共识,但如何识人,世人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这其中的种种区别,主要源于识人者的天生资质和学识修养。真正善于辨识人材的人,需要有宏大的志向,广博的学识,敏锐的感觉和深邃的眼光,还需要有丰富曲折的社会阅历,所谓“阅人多矣”,正是这种阅历的概括表现。当然,仅仅具备了上述的素质还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伯乐,要想慧眼识英才,还必须具有识别人材的专门知识,甚至需要接受这方面的专门训练,因此,历代的成功者都十分重视《人物志》一书。《人物志》一书也被奉为“识人用人宝典”。
我们真诚地希望,读者通过阅读《人物志》,可以把深藏于心底的智慧激发出来,发挥出您真正的智慧水平,使您的人生变得更理性、更精彩,从而获得应有的成功。当您在成功之后回首往事的时候,您如果能为自己识别并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人才、朋友、妻子或丈夫而庆幸,那将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观人术》内容概要[E]

识人难,难于识心!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伯乐,这不仅要求识人者具备一定的素质和修养,还必须具有辨识人材的专门知识,甚至需要接受这方面的专门训练。因此,历代的成功者都十分重视《观人术》一书。刘劭的《观人术》一书也被为官者奉为识人圭臬,甚至有人这样评价它:反躬自省者读之,可以知运命;心系天下者读之,可以成大局;淡然自处者读之,可以明清浊;游戏人间者读之,可以正进退。

《观人术》作者简介[E]

史明月,文化研究者,历史小说写作者,1974年出生于甘肃文化古城武威,自幼对中国历史有很深的文化情借,而这绵远而深沉的历史文化情结,又源于他内心的一种对文化历史知识的痴迷、热爱。正是这种执着,让他有一种文化使命感。多年来,史明月致力于历史文化的推广与出版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代表作品有《明·冯梦龙智囊(图文本)》、《李鸿章为人处世的方圆经》等。

《观人术》书籍目录[E]

卷上
 九征第一
人才有哪些差别
九大特征识人
为什么说中和之才最贵
聪明次之
划分人才的五个层次
 体别第二
偏才有哪些特点
十二种偏才性格分析
外向性格的人有哪些特点和不足
内向性格的人有哪些特点和不足?
哪一种性格更易成功?
 流业第三
职业的十二种类别
清节家可担任什么职务
法家可担任什么职务
术家可担任什么职务
兼有三材,足以担纲
君主应具有的德性
 材理第四
如何通过言语识人
言谈鉴人有哪些优劣
七种似是而非的人
如何在论辩中考察人
言语之中察得失
言谈中遵循的心理原则
卷中
 才能第五
才能只是一个概念并无大小之分
八种人才的优势
量能授官
主管之才与使用之才
 利害第六
人才各有利弊
清节家的好处
法家的利和弊
术家的利和弊
智意之业的利和弊
臧否之业的利和弊
伎俩之业的利和弊
 接识第七
“以己观人”有哪些过失
兼才和偏才的不同之处
如何鉴别兼才和偏才
如何避免“以己观人”的误区
 英雄第八
何谓“英”,何谓“雄”
英才的三个层次
雄才的三个层次
谁是英雄
英才和雄才孰重孰轻
 八观第九
人的两面性
从言语情态看内心
人的名声可从气质上寻得一些消息
模棱两可者的判断方法
爱与敬哪个更重要
感情变化看心胸
从一个人的短处发现其长处
从聪明看成就
卷下
 七缪第十
为什么宁愿相信耳朵也不相信眼睛
掺入太多的个人好恶
别被表象所迷惑
片面观察的错误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私人恩怨的影响
自身视野的限制
 效难第十一
用人的两大难处
第一印象的弊端
动静结合考察人
人才得以任用的困难
 释争第十二
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不伐”、“不争”
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
谦让的必要性
于无形中取胜

《观人术》章节摘录[E]

王莽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太好,但就他本人的才能胆识而言,在当时也算得上是一个极其难得的人才。如果他不篡取王位,不显露本性,仍像未夺得朝政大权之前那样勤奋忠心地工作、俭仆地生活,说不定会成为一个流芳百世的周公式人物。
王莽的姑姑是皇后娘娘,几个叔伯也都贵为将军公侯,但他的老爸王曼死得太早,孤儿寡母的,虽然生活不成问题,但在族人中受到的冷落和排斥,给王莽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这也许是他日后篡夺王位的叛逆性格的最初原因。王莽稍稍懂事以后,就开始勤奋学习。王安石讲,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贵者因书而守成。王莽渐渐以一个谦让恭俭、不嗜享乐的进步青年形象出现在族人面前,穿戴得像一个克己修身的儒生,不仅对母亲和亲长极其孝顺(那个时候孝敬父母师长是最大的美德,许多人因此而做官),而且气度豪迈,与朝野的光明俊伟人士交往结纳,深得时人的赞誉。
他的叔叔、大将军王凤生了病,王莽朝夕不离床头,殷勤地服侍,汤药都由王莽尝过以后再给王凤喝,以防有人下毒。几个月下来,王凤的病好了,王莽却是蓬头垢面,满脸憔悴,感动得王凤唏嘘而叹:有子不如有王莽。王凤临死前,托姐姐(时已为太后)和皇上提拔提拔王莽,大司空王商和当世的一些名人也盛赞王莽的品德才行,王莽因此被封为新都侯。
封侯以后,王莽仍然保持着廉敬恭让的作风,在人前不敢有丝毫马虎和得意,但暗地里开始有享乐的意思了。他曾经私下买了一个漂亮的奴婢,却被堂弟无意中撞见,王莽就对他说:“后将军朱子元没有儿子。看相的人说女子宜产佳儿,因此就主动帮朱将军买了回来。”当时就把那个奴婢送到了朱子元府上。人们知道这件事以后,对王莽善解人难,关心同僚的行为赞不绝口。
他的族叔王根辅佐朝政数年后,因身体不好,向皇太后申请退休。另一个大臣淳于长,先与许皇后的姐姐私通,又娶为妾,与许皇后内外勾结,逐渐得到皇上汉成帝刘骜的宠信。王莽对王根说:“淳于长想取代您,正在跟手下人商量办法。”王根怒气陡生,叫王莽向皇太后举报淳于长的阴谋,淳于长于是被杀。
因为这次告发大奸,王莽代替王根成为大司马,时年38岁。他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和声誉。母亲生了病,其他大臣派夫人来探视。一个穿着粗布衣服,妆饰与一般仆妇无多大区别的妇人出来迎接她们。那些夫人们以前都听说过王莽家居生活比较简朴,还不以为然,当那个妇人自称是王莽的妻子时,众夫人惊得眼睛似铜铃大。
后人读历史,都知道这是王莽隐瞒自己真实目的的举动,但当时的许多人都被王莽的忠诚耿洁迷惑住了,赞誉之辞盛若花海。
新升任司空的彭宣看到王莽之后,悄悄对大儿子说:“王莽神清而朗,气很足,但是神中带有邪狭的味道,专权后可能要坏事。我又不肯附庸他,这官不做也罢。”于是上书,称自己“昏乱遗忘,乞骸骨归乡里”。王莽可能也感觉到了彭宣看出一些什么,但抓不到把柄,恨恨地同意了,却又不肯赏赐养老金。彭宣回乡后数年就死了。
王莽专权、篡位后,奸诈虚伪终于袒露于天下。如果王莽得势之前,有当权的人能发现他的心怀险诈,也许历史会是另一个样子。
当初,汉武帝以公孙弘为御史大夫,公孙弘生活俭仆,盖的是布被,也不多吃肉食。以耿介忠直著称的老臣汲黯(时为丞相)说:“公孙弘位在三公,俸禄甚多,却盖布被,这是伪诈。”汉武帝以此言问公孙弘。公孙弘说:“是实话。公卿王侯中与臣关系最好的莫过于汲黯。他今天当面责难我的过错,确实说到我的毛病上去了。位列三公而穿戴与小官吏一样,确实是虚伪,为钓名沽誉耳,确如汲黯所言。如果没有汲黯的忠直耿介,陛下如何能听到这样正直的话呢?”公孙弘既掩己过,又捧汲黯的公直,再捧汉武帝英明,汉武帝深以为是,对公孙弘的谦让越发敬重。后公孙弘升为丞相,侍权耍奸,因牵连而被诛,开西汉诛杀丞相之始。
关于王莽,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刘邦在斩白蛇时,蛇对刘邦说:“你将因斩杀我而名扬天下,贵为天子。又因为你杀我,所以,你砍我头,我闹你头,你砍我尾,我闹你尾。”刘邦想了想,很有意思地将蛇拦腰斩断了。结果,汉朝的江山一头一尾都比较平安,虽有七国之乱,但都没有成气候,唯独西、东汉中间出了个王莽,而传说王莽本是一条大蟒化身。
王莽专权时,巴郡有个任文公,知道天下将乱,就督促家人背负百十斤重的物品,绕着房舍跑,每天锻炼不止,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后来各地发生战争,任文公一家大小背着粮食财物,在祸乱中生存下来,而其他人遗亡的甚多。看来,这个任文公也不是一般的人,远在巴郡,知道天下将乱,高人也。知天机不可泄,只好保家人,也算是一种明智。
……

《观人术》编辑推荐[E]

《观人术》原名《人物志》,为三国时魏国人刘邵所著,本书最有贡献的地方是它率先提出了系统的评价人物的方法,这就是“九征”与“八观”。本书旨在读者通过阅读《观人术》,可以把深藏您心底的智慧激发出来,发挥出您真正的智慧水平,使您的人生变得更理性、更精彩,从而获得应有的成功。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