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逸史》
《岭南逸史》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中国经济
作者:花溪逸士
页数:332
译者:魏武挥鞭 注解
《岭南逸史》前言[E]
《说文》:“史,记事者也。”有国史,有野史。国史载累朝实录,赡而不秽,详而有体,尚矣。野史记委巷贤奸,山林伏莽,自汉唐以来代有其书,大抵皆朽腐之谈,荒唐之说居多。求其一二标新领异,据实敷陈。堪与国史相表里者,吾则重有取于黄子之《岭南逸史》云。
夫文章之道,贵乎变化。变则生,生则常新而可久。《逸史》者,离奇怪变,盖不知其几千万状也。即女子也,而英雄,而忠孝,而侠义,而雄谈惊座,智计绝人,奇变不穷,抑亦新之至焉者乎?且予尝南游永安矣,见夫一门三孝坊石,犹岿然存也。西至罗旁,过九星岩,击石鼓,渊渊有声;登锦石,诵屈子铭,其所表见皆不虚。夫岂无《幽明录》、《搜神记》诙谐诡怪足动观听者?然而不近人情,莫能征信,识者笑之。安所得如《逸史》者之千变万化而复无事荒唐也!使其付之梨枣,传之其人,知必有以吾言为不谬者。故序之。
时乾隆甲寅之蒲月五日,西园老人题于双溪之草堂
《岭南逸史》内容概要[E]
故事己远,言情永恒。古书今读,让人遥想到:明月何曾是两乡,我们的情感是如此的相通。那些多情的男女,在书卷中歌唱着清丽的梦,围绕恋情和友谊的悲欢离合,让现代人也同样为之动容。拂去历史的埃尘,我们动用了“她”宁,以特出红颜,为闺中女子生色增辉。红颜蓝颜,才子佳人。这套选辑,在爱情故事的九转十八折之中,透露出中国文人的日常起居、应酬对答和审美情趣。关于人生和幸福的哲思论辩,也伏笔其中。它们所具有的东方式的含蓄端庄、清新大雅,都值得阅读者给以礼遇。至于批判与赏鉴,有句英国谚语值得回味:时间的长河荡尽了千古风流。
《岭南逸史》作者简介[E]
作者:(清朝)花溪逸士 注释 解说词:魏武挥鞭
《岭南逸史》书籍目录[E]
总序序序二序三凡例第一回 黄逢玉席上赋诗石禅师山门赠咒第二回 花间遇佳人牵情投宿酒中闻大盗弄法驱凶第三回 压富儿唯诗一首访仙迹得药两丸第四回 瑶王梦陆贾应兆生儿公主兴屯田率兵归命第五回 浪吟诗黄逢玉中计甘作妾李小鬟招亲第六回 寻二仆上山受困约三事梅英解围第七回 施毒计假写黄琼书起雄师险遭力木箭第八回 李公主大战东替山苻先锋败死罗旁口第九回 三请兵激怒督府两招魂瞒脱梅英第十回 寻旧盟竞成画饼控匪赤反自招灾第十一回 梅映雪誓志寻夫张志龙脱危认妹第十二回 急救夫人起三军运奇谋遂破六步第十三回 怒屠三水县力困五羊城第十四回 诈覆巢指东击西正中伏左支右诎第十五回 事急矣梅映雪负荆没奈何李小鬟选将第十六回 假助战一鼓解围真讲和三军释甲第十七回 愿征寇假公济私忌成功散兵归寨第十八回 张贵儿女扮男装盘把总传消寄信第十九回 悲分散千里寻儿话团圆断肠问卜第二十回 龙川被劫礤头强招第二十一回 谢金莲哭诉衷肠张贵儿感剖心腹第二十二回 斩铁牛贵儿劝进施号令蓝能制官第二十三回 破涌口益信奇谋封军师尽付兵柄第二十四回 五军会剿十县同殃第二十五回 报父仇黄让献策感皇恩逢玉兴师第二十六回 说黄允只身通信诛蓝能八面埋伏第二十七回 荡平寇盗表奏朝廷第二十八回 神宗帝大封功臣东安侯一家归隐
《岭南逸史》章节摘录[E]
版权页:插图:如此活宝,那先生却逢人便说足像是个才子。代他抄了几篇古文,圈得花花绿绿的,叫他拿与老子看。那老子原是个临深不惧的人,见了这许多圈儿,便就扣盘扪烛的咿唔哩哕起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不胜快活道:“我儿子也有这般学问!我的封君稳稳拿到手了。只是不知时运到也未?明日丰湖社会,是个登科的占验,何不使儿子去考考?倘考得批首,也好预备预备。”主意想定,便唤足像到来吩咐道:“我明日同尔到诗社一考,勿终日在书房里埋没了名声。”足像闻言,惊得呆了,暗暗想道:“我从不会写字,怎么去考得诗?须得与先生商量方好!”连忙回转书房,将父亲言语述了一遍道:“倘到那里,写不出字来怎么了得?”先生道:“不妨,我自有妙计,只要费几十两银子,保尔夺得批首来!”足像道:“要银子何用?”先生道:“我有几个好友,都是当今有名的诗伯。尔有了银子,我代你请他来一同去考,坐在一处,多作几篇,暗暗递一二篇与尔,怕不横扫于人?”足像大喜道:“银子尽有,望先生早早行事,我明日同父亲来便了。”那先生拿了银子,便去雇那车载斗量不尽的诗伯来打卷。且说是年主社会的,是一个有名的孝廉,姓叶名春及。思斋不好意思,只得走进来。与僧人众客作了揖,笑道:“愚本意来宝刹随喜,见诸先生在此做福,恐怕搅扰不当。”古溪笑道:“思斋认错了哩。今日是石禅师六十寿诞,摆设的都是他令徒师兄师弟们与他祝寿的。我每俱来拜贺禅师的,不是做福。”思斋道:“原来如此。”连忙叫黄汉取拜匣来,伸手去取了一封约五七钱重银子托在手中,笑向石禅师道:“小老不知禅师大诞,不曾备得寿盒;这些小干折罢,望老师笑纳。”石禅师推让道;“贱辰何足挂齿,敢劳檀越费起钞来?今日蒙檀越肯降临.便是佛面生光。盛仪决不敢领。”思斋道:“老师不领便是嫌小老来意不诚了,就此告辞。改日来贺罢。”古溪从旁道:“思斋兄也不可说告辞的话,石禅师也不可有辜思斋盛意,还是收了为宜。”石禅师闻言道:“诸檀越已如此教责,贫衲只得收了。”思斋方大喜就坐。小行者献茶毕,石禅师合掌道:“这位小相公是令郎还是令孙?”古溪代答道:“是思斋兄令郎。老师不要小觑他,年纪虽幼,胸中所学,许多老宿名儒还要让避他三舍哩。
《岭南逸史》媒体关注与评论[E]
那些人几乎和我们同样地思想、行动和感受,读者不久就觉得自己和他们是类似的人,只不过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来得更加澄明、清纯和文雅罢了。
——[德]歌德
《岭南逸史》编辑推荐[E]
《岭南逸史》是红颜蓝颜•古典言情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