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的特质》
《中华文化的特质》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陕西师大
作者:曾仕强
页数:206
《中华文化的特质》作者简介[E]
曾仕强
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
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
台湾兴国管理学院首任校长
台湾交通大学教授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著有
《中国管理哲学》
《中国式管理》
《大易管理》
《如何在36岁以前成功》
《胡雪岩的启示》
《曾仕强剖析胡雪岩商道》
《易经的奥秘》
《论语的生活智慧》
《易经的智慧》
现代易学院详解《易经》系列丛书
等数十种著作
《中华文化的特质》书籍目录[E]
第一集 大哉中华第二集 至圣先师第三集 易为源头第四集 持经达变第五集 维护和平第六集 天人合一第七集 虚怀若谷第八集 孝道为先第九集 实事求是第十集 泰然自足第十一集 明礼守法第十二集 从容就义第十三集 利用厚生第十四集 与时俱进第十五集 和谐人生第十六集 精神不朽
《中华文化的特质》章节摘录[E]
版权页:插图:第一集大哉中华如果有人问你,什么叫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到底是什么?你会不会觉得这种问题,我们是既熟悉又很陌生?那是因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整天都在感受中华文化,怎么可能不熟悉呢?要回答这样的问题,的确是有很高的难度,因为无论怎么讲,都讲不清。这又是什么道理?我们要从文化来开始了解。什么叫文化?文,是纹理的意思,就是花样。美国有美国的花样,日本有日本的花样,意大利有意大利的花样,我们中国有我们中国自己的花样,这就叫文化。可能有人会说,那每一个人的花样也是不一样的。的确,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花样,但是个人的花样不叫文化,叫特技,个人的特技,是旁人学不来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别人学不来的,自己所特有的花样,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不相同的,但是我们一群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人,会有一些共同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自然孕育而成的一套花样。自然孕育,这四个字非常重要,比如中国人吃饭用筷子,筷子要怎么拿?筷子不可以指向别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这才有资格叫文化。中国人吃饭用筷子,美国人吃饭用刀叉,这是文化差异的一个表现。老实讲,现在很多中国人也在用刀叉,但是我看没有一个人会用,因为刀叉的使用有很多技巧,那个刀不只是用来切东西而已的。很多中国人吃西餐,拿刀子切完以后,就将刀放在一边,拿叉子叉起来吃,这不是美国文化。要学人家,不了解其中的真正内涵,就只能学到表象,那是学不像的。美国人用的刀叉,都只是用来做平台的,而且它随时在变化。你只要去问那些吃西餐的中国人一个问题,就能考倒很多人:你吃牛排时,是先切开,然后一片一片吃,还是切~片吃一片(7像这样简单的问题,我们都很难回答,何况中华民族有七千年的历史,我们要讲清楚这长期的演变,实在是很困难。这样我们才了解,中国人的问题永远只有一个答案,三个字——很难讲。你把问题提出来,中国人为什么一开口就讲“很难讲”?因为中华文化本身就是很难讲,怎么讲都讲不清楚。很难讲,难道就不要讲了吗?要,所以下面一句话就是:看你怎么讲。看你怎么讲,意思就是说,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切入,都没有办法把中华文化说清楚,讲透彻——你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对;你说中华文化包罗万象,也对;你说中华文化……千万记住,你只能讲到其中的一个方面,却没有办法全部都说得很清楚。这样我们也才能够理解,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唱反调——你讲东我就讲西,你讲西我就讲东,我就是不跟你一致,气死活该。这是中华文化一个很重要的内涵。我们这次要把它慢慢地理清楚,否则的话,我们始终是人在庐山却不知庐山真面目,认为这是我们民族的劣根性,那是不恰当的。……
《中华文化的特质》编辑推荐[E]
《中华文化的特质》: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一个是点点滴滴摸索着建立起来的,一个是全盘了解以后,才开始形成的,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做学问的方式。曾仕强教授六十四字完全揭秘:复兴凭什么?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轮番热播!曾仕强教授首次透过易经的智慧解读中华文化!这是一都中国处世完全手册!这里有能让你一生幸福的中国视则!中国人的阳谋阳略尽在其中!这就是中国笑傲世界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