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1

《最实战商务礼仪》PDF_2012-4_机械工业出版社_万里红

《最实战商务礼仪》《最实战商务礼仪》PDF_2012-4_机械工业出版社_万里红

《最实战商务礼仪》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万里红


《最实战商务礼仪》前言[E]

2008年的秋天,在我的家乡美国棕榈滩和Lisa Wan(万里红)初次相见。当我在机场接她的时候,我有些紧张,因为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完全不同的背景,在不同的环境里生活、成长,我不能肯定我们之间的交流是否能顺畅。但当我见到她的一刹那,我被她灿烂真诚的笑容所吸引,感觉我们似曾相识。之后的两天,我们交流了很多,有关于商务礼仪、社交礼仪、生活礼仪方面的,也分享了众多兴趣爱好方面的话题,我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我们探讨了如何帮助商务人士更好地从细节着手,重视细节管理,以及如何帮助他们走向世界,赢得全球合作伙伴的尊重等问题。我和Lisa都相信,如果你对别人心存善念,帮助别人,那么别人也会帮助你。这就是礼仪的精髓所在:心存善念,尊重他人,在相处中让他人感觉到舒适。礼仪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而这些无关乎你的国籍和身份。2008年9月18日,我和Lisa为双方的企业—棕榈滩礼仪学校(The Protocol School of Palm Beach)和富礼德(上海)礼仪服务有限公司缔结了合作协议,见证了我们之间的专业合作和友谊。Lisa充满智慧,浑身散发着积极的能量,是一个热爱生活、活在当下的人。欣闻她出版新书,我万分高兴,为她感到骄傲。这是一本商务礼仪指南,融会贯通了中西方文化,阐述了中外礼仪文化的不同,详尽地讲解了各种商务场合中的礼仪细节,能帮助更多的商务人士完善自己和提升自己,从而成为一名受人尊重的社会人士。能高兴能为Lisa的新书作序,期待在礼仪的领域里能够和她有更深入的合作。杰奎琳•惠特摩尔

《最实战商务礼仪》内容概要[E]

《最实战商务礼仪》是国际礼仪实战派专家万里红的倾心之作,从
商务社交礼仪的细节管理入手,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所闻所感,借助提问、解答、故事和礼仪小百科等形式,将印象管理、跨文化沟通方式和通用礼仪在商务交往
中的运用心法娓娓道来;三位礼仪专家在书中亲自示范,生动地诠释了礼仪的内涵和魅力,深入解读了各种商务场合中礼仪的规范和细节,其中还涉及参加宴会礼
仪、喝咖啡礼仪、品尝日本料理礼仪、高尔夫礼仪等许多不为人所熟知的礼仪技巧,旨在帮助更多的人完善和提升自己,从而在相应场合中游刃有余,无往不利。
《最实战商务礼仪》是一本全面、实用、雅致的礼仪书,是商界、政界、学界人士必备的案头书,也是职场人士不可或缺的最佳礼仪读本。

《最实战商务礼仪》作者简介[E]

万里红,出生于上海,早年移居瑞典,目前来往于中日之间。一路以来,得到无数人的帮助和鼓励,珍惜血缘,人缘,地缘。作为一名礼仪传播者,在生活中用行动传递着对生命的尊重,家人的感恩,以及对帮助过自己的所有人的感激之情。

2010年世博会特聘礼仪专家

富礼德(上海)礼仪服务有限公司首席讲师

中国形象设计协会专家团礼仪学首席讲师

日本FLD株式会社社长

美国棕榈滩礼仪学校中国地区总代表

《最实战商务礼仪》书籍目录[E]

目录
序 Ⅲ
前言:一切从相遇开始
导读
礼仪小百科:礼的起源
第一篇 国际化贵在互相尊重
1. 迈向国际化从接纳对方文化开始
故事:在西餐餐桌上大发牢骚的中国商人
2. 不会讲英语不等于没有国际性思维
故事:不愿说英语的意大利人
礼仪小百科:伴随英国人生活的红茶
3. 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故事:遭人误解的小菲
(1)中西方对财富观认知的差异 故事:爱打听爱点评的小张
(2)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故事:会议中支支吾吾的袁部长
(3)中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 故事:一顿豪宴吓走丹麦商人
(4)中西方不同的见面礼 故事:看到外国邻居扭头就走的丽丽
(5)爱用叠词的中国人和忌讳使用叠词的美国人 故事:连说“谢谢”惹怒美国上司
(6)中西方对准时标准的差异 故事:迟到后大找借口的小留学生
(7)中西方对守秩序标准的差异 故事:不闯红灯的瑞典人
(8)中西方感情表达方式的差异 故事:频频致谢让父母感到见外
(9)中西方对听到赞美时回应的差异 故事:过分谦虚而招致反感的小林
(10)中西方对“老”的感受差异 故事:在悉尼圣诞舞会上的尴尬
第二篇 无声语言左右第一印象
1. 在国际商务交往中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故事:总能赢得客户好感的小刚
(1)第一印象稍纵即逝却令人记忆深刻
(2)第一印象三大要素
2. 肢体语言管理—揭开无声语言的神秘面纱
故事:张总的“催眠术”
(1)男士最佳站姿—站如松
(2)男士最佳坐姿—坐如钟
(3)女士最佳站姿—努力营造娴静的韵味
(4)女士最佳坐姿—端庄淑雅
(5)女士入座分解动作—款款而落座
(6)女士坐姿可变化动作
(7)女士行姿—永远挺直你的上半身
(8)优雅的蹲姿—掌握重心
(9)鞠躬礼分解动作—有礼在心头,慢慢抬起头
(10)女士转身仪态—切勿头转身不转
(11)手势礼仪的应用—了解手势和心理之间的关联
礼仪小百科:手势所传递的信息
3. 眼神管理—眼神传递了你的内心世界
礼仪小百科:眼神与心理的关系
4. 笑容管理—微笑是世界共通语言
故事:用微笑征服TA的心
5. 着装管理—服饰写满社会符号
故事:因穿毛衣而丢失大客户的大卫
(1)遵循T.P.O原则
(2)不同时间、地点、场合的着装礼仪
(3)男士正装穿着要点
(4)男士商务便装穿着要点
礼仪小百科:男装品牌一览
商务男士每天自我检查表
(5)女士正装穿着要点
(6)女式商务便装穿着要点
商务女士出门前自我检查表
礼仪小百科:服饰和鞋、包、小物的搭配技巧
第三篇 国际商务圈铁规则—先礼后利
1. 人际交往的安全距离—不要轻易进入对方的安全空间
故事:被误作同性恋的男士
(1)亲密空间距离
(2)私人空间距离
(3)社交空间距离
(4)公共空间距离
2. 见面礼仪
故事:说话时摘下耳机的金发小伙
(1)问候礼仪—问候语是顺利开展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2)握手礼仪—一“握”定音
故事:商务冷餐会上的“蜻蜓点水”
(3)拥抱礼仪—先把你的右脸给对方
(4)称呼礼仪—记住对方的名字
(5)自我介绍礼仪—充满自信
(6)介绍他人礼仪—位尊者有优先知情权
(7)名片交换礼仪—尊重对方的脸面
3. 接待礼仪—“度”最重要
故事:让日本客户干等的接机人员
(1)接待前的准备—知己知彼
(2)接待中的礼仪—有所为有所不为
接机后与客户在车内的礼仪—勿沉默不语或滔滔不绝
公司前台迎接客户礼仪—前台代表公司形象
不同场所的引领要点—把墙让给客户
与客户同乘电梯礼仪—先进后出
出席会议礼仪—准时,安静
敬奉饮品礼仪—茶满欺人
礼仪小百科:日本茶道中的一期一会
会议后合影礼仪—各安其位
接待进餐礼仪—吃不是目的
陪同娱乐礼仪—心系工作最要紧
礼仪小百科:中英文对照高尔夫术语
馈赠礼仪—避开送礼的雷区
展会接待礼仪—你就代表公司品牌
(3)接待后的送客礼仪—留给客户的末轮效应 。。。。

《最实战商务礼仪》章节摘录[E]

版权页: 插图: 20年前,我在瑞典和朋友驾车时迷失了方向,那天零下15摄氏度,冰天雪地。记得当我朋友紧张地下车问路时,一位60岁左右的女士下车走到我们面前,她见我们神情紧张,瑞典语也讲得不流利,首先露出亲切的笑容,好像在告诉我们:别担心,有我呢。之后她放慢语速,耐心、亲切地告诉了我们路线,还让我们跟在她车后面,把我们带领到目的地。她叫蕾贝卡,在哥德堡一家银行工作。蕾贝卡雪中送炭的微笑让我备受感动,我们成了朋友。后来,我经常到蕾贝卡家喝她亲手煮的咖啡,吃她亲手做的小糕点,听她讲述生活中的故事,没有压力,没有烦恼。20年过去了,蕾贝卡的笑容始终印在我的脑海里,温暖着我的心灵。和蕾贝卡分开后,她的微笑时时出现在我的脸上,因为我知道那使我愉快,并让对方感到舒心,我想今天蕾贝卡看到我和她有相同的发自内心的微笑时,她一定会笑得特别灿烂。 人生的旅途真是很奇妙,每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上都会因为一声真诚的问候,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一抹柔和的眼神使一个不认识的人走近你,从而成为开启你幸福之门的贵人。当然,也会因为一句傲慢的话语,一个愤怒的表情,一种鄙夷的眼神而使你身边的人远离你。 英国大哲学家约翰•洛克曾说:“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的一切成就都会被人看成骄傲、自负、无用和愚蠢。”当今社会,没有一个人愿意和言语粗俗、不文明的人打交道。在商场上,先礼后利,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商务礼仪是步入商业社会的通行证,更是软实力的较量。“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冠义》)。礼仪,是人类走出蛮荒,走向文明的标志。 一切从相遇开始礼,成人有成人礼,结婚有婚礼,去世有葬礼。而且国有国礼,军有军礼,祭祀时有祭祀礼,举行盛典有典礼,宴请又有宴请礼。礼仪无处不在。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礼仪,也是一种文化。其背后是有厚重的文化支撑的。中国是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从西周视礼为“国之大柄”到现代的“五讲四美”,从孔子的“国无礼而不宁”到今天的建设“和谐社会”,礼仪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同样,西方的文明史,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着人类对礼仪追求及其演进的历史。如为了表示自己手里没有武器,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诚意而创造了举手礼,后来演进为握手;为了表示自己的友好与尊重,愿在对方面前“丢盔卸甲”,于是创造了脱帽礼等。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任何一个民族再也不可能无视其他文化的存在,需要尊重各国在长期的文化发展中形成的传统,而且了解并理解他国文化也是对自身文化理解的一种深化。 “礼者,敬人也”,礼敬对方就是庄严自己。只有真正尊重了自己,尊重了生命之后,我们才会真正做到内圣外王,成为一个文明人。 “修功德的人,他的心在一切人事环境上,在一切物质环境上,他常存恭谨之心,决定不会有轻慢的心,而且是真正能做到普敬一切。”(六祖慧能)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和太多有德性的人相遇,他们有的是商业人士,有的是学者,有的是小村庄的老爷爷、老奶奶,有的是艺术家,有的是社交宴会上的宾客,有的是游客,他们真诚的眼神,亲切的笑容始终印在我的脑海,成为我传播礼仪的动力和源泉。 一切从相遇开始,感谢您在茫茫书海中选择了此书,期待您翻开的这一页成为我们相遇相知的开始。

《最实战商务礼仪》后记[E]

谢谢你们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我不是科班出身,没有系统地在课堂上学习过礼仪,所有的感悟都是来自生活,来自行万里路中的顿悟,来自和良师益友对话中的学习和共鸣。老天爷对我实在太好,让我能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授课时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达所思、所感,感谢学员们接纳了这样的方式并与我分享,每一次授课都让我经历着一次内心的感动和富足。文字和音乐一样是有灵魂的,鉴赏古典音乐最重要的是听懂音乐家透过音符、乐段、篇章在向世人诉说什么,他在创作时的内心世界和环境是什么,以及他的人生故事和历练。阅读也是一样,只有读出视觉所未能覆盖到的空间,读懂文字背后的语言,才能真正开启智慧之窗,回归初心,从而懂得作者的本意。礼仪,最难学的不是标准的站姿、坐姿、鞠躬的角度、微笑的嘴角,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让自己的内心世界趋于和平。“No anger inside means no enemy outside.”(内在没有愤怒,外在就没有敌人。)——Lama Zopa Rinpoche(喇嘛梭巴仁波切)本书的出版,我要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信任,谢谢你们提供的载体,让此书得以出版;感谢根据本书内容进行专业示范的赵菊老师、李老师、景雅澜老师:感谢赵菊老师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感谢李老师默默承担着不同角色和敬业精神;感谢景雅澜老师的温馨协助,和三位老师一起工作让我得以提升。感谢源胜公馆吕总提供的拍摄场地,为本书增色;感谢沈湖生态农庄庄主苏寿梁先生提供拍摄团队的住宿;感谢罗石贤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为我修改文稿;感谢王磊形象公社为书中主人公塑造的美发形象;感谢贾志文、晏文忠的专业拍摄;感谢上海嘉青公司的协助;感谢我的团队。要感谢的人太多,在这里无法一一道尽,请大家包容。最后,我要感谢在我生命的不同旅程中出现的不同旅客,是你们让我拥有了亲情、友情和爱情,以及珍贵的回忆和经历。感恩先贤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遗产。感恩父母的爱和理解,谢谢你们包容了我成长过程中的任性和走过的弯路。感恩我先生的全力支持和信任,给予我自由的空间。感恩恩师的培育。感谢好友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感谢客户给予我传播礼仪的舞台。感谢学员们的认可。感恩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感谢正在阅读此书的你。感谢默默关注我的人。感谢身边出现过的所有的人:教会了我珍惜血缘、地缘和人缘。谢谢你们出现在我的生命里。Thanks for coming in my life.我的内心已深感足够。愿内在的和平与我们同在。

《最实战商务礼仪》媒体关注与评论[E]

我常常在社交场合观察那些衣香鬓影的人们,他们华丽外表下的举手投足,是敷衍还是真诚。我也常常在商务会谈的间隙留意坐在我对面的人们,他们职业外套里的身体语言,是算计还是诚挚。细节是魔鬼,它会泄露你的所有:内心世界、教养、品位和个人风格。Lisa(万里红)的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导,帮助我们把细节做到完美。
——资深媒体人 林文杰

《最实战商务礼仪》编辑推荐[E]

《最实战商务礼仪》是国际礼仪实战派专家万里红的倾心之作,内容全面、实用、雅致,是商界、政界、学界人士必备的案头书,也是职场人士不可或缺的最佳礼仪读本。《最实战商务礼仪》由全球享有盛誉的礼仪专家、美国棕榈滩礼仪学校校长、畅销书作家杰奎琳•惠特摩尔倾情作序成功企业家、名牌大学教授、社会知名人士鼎力推荐!商场打拼中,也许一次敷衍的握手,就意味着败局已定。职场博弈中,也许一个真诚的微笑,就会陡然峰回路转。先礼后利,方能行遍天下。

《最实战商务礼仪》名人推荐[E]

合适的礼仪,在人类交往中是一种不可缺失的外在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内在的智慧结晶。礼仪不仅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而且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万里红老师的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礼仪工具书,值得一读。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罗汉文 优雅、知性、从容,一直用爱诠释着礼仪的内涵,这就是我认识的万老师。而文如其人,相信本书的读者能在书中感受到万老师领悟的礼仪真谛。 ——上海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秘书长 陈为新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