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行为》
《微行为》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孙科炎
页数:195
字数:173000
《微行为》前言[E]
我们曾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过一本叫《读心术》的图书,是我们的工作伙伴徐耀武先生与我们合著而成的。《读心术》一书以科学、正统的方式,阐释了心理学对肢体语言的研究成果,后来社会上有很多版本的读心术陆续出版,但我们的那本书仍然以其权威和细致的内容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在这里,我们对读者们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微行为》一书,是在《读心术》的基础上重新整合、提炼,并补充内容而成的一本新书。本书的撰写和出版,是希望给读者提供一份更完整的清单,以便读者能够更全面、完整地掌握表情动作所传达的心理信号,并使其为己所用。
这两本书各有特色,前者重在理论框架的详细解读上提供行为释义,它从理论的角度对各种表情动作进行了深人的解读;而后者则突出简洁性和全面性,更方便读者阅读,也更方便读者在自己的生活中快速地使用。如果读者朋友们试图在两本书中选其一的话,我们的建议是,如果你想了解“从行为解读心理”的来龙去脉和完整的说明,那么就选《读心术》,而如果你只想更快速地把握每一个动作的心理内涵,那么就选择《微行为》吧。两本书功能不同,也没有孰优孰劣之分。
确切地说,人的心理无论怎样掩饰,都会通过细微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这种肢体语言包括表情、动作两个方面。我们将之合称为“微行为”。这些“微行为”构成了本书主体内容。
在这里,有必要简要地说说这本书的一些特点,以便读者能够明白我们在这本书撰写过程中的一些意图和期望。
(1)每一个“微行为”都是相对独立的,可以单独加以运用。
我们并不想创造一本大部头的心理学著作,我们的出发点是为读者提供一份简明的清单,因而这本书在创作过程中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每一个微行为都相对独立,具有独立的价值点。
当然,这些点并不是零散的,而是有机地构成了肢体语言所涉及的几个主要主题,包括性格识别、谎言识别、心理距离判定等。为了能够更全面地总结“微行为”,我们广泛地吸纳了心理学和行为学肢体语言研究的成果。所以,对肢体语言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现在不需要去阅读大部头著作,这本简明的《微行为》即可提供全面的指导。
(2)读者在本书中可以真正做到“开卷有益”,随时阅读随时有收获。
我们体谅读者的难处,在一个工作和生活节奏较快的环境中,我们只能用一些零散的时间快速地阅读一本书,要把一本书阅读完似乎是一个非常难的事。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们这本书并没有采用系统的论述和说明,我们只是把原汁原味的“微行为”摆在读者面前,读者可以随时阅读,随时拿来即用。换句话说,你可以把这本书放在你看得到的地方,随手翻阅,而不用担心有没读完的那种“遗憾”和负担,因为它是真正从“开卷有益”的角度为读者量身定制的。
(3)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给读者提供更愉悦、更轻松的阅读体验。
另外,为了让一部分有兴趣、有意图系统了解微行为的读者朋友能够一览本书的全貌,我们在开篇提供了“微行为检索表”,这个表一方面可以提供单个微行为的检索,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读者看到整体的框架。这样做是为了在不破坏单个“微行为”的独立性的基础上,提供一个系统认识本书的途径。当然,我们也挑选了一些重点内容绘制了漫画插图。我们所有的努力,只有一个目的:让读者学有所获,而且获得更愉悦、更轻松的阅读体验。
希望我们的工作不负读者朋友的期望!
《微行为》内容概要[E]
人的心理无论怎样掩饰,都会通过细微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这种肢体语言包括表情、动作两个方面。我们将之合称为“微行为”。《微行为:小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集合了大量心理学、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包括体态语的解读方式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让你准确把握对方心理变化,轻松处理人际关系。
《微行为》书籍目录[E]
行为检索表
前言 一本你可以留在案头、枕边或者公文包里随手翻阅的读心手册
第1章 你可以一眼看穿一个人:性格识别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看穿一个人并不容易。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细节的人,那么你就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上看穿一个人,甚至可以在第一次见面时就了解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2章 他是在说谎吗:真实与谎言
你知道比尔·克林顿就莫妮卡·莱温斯基丑闻事件向陪审团陈述时,为什么摸了26次鼻子吗?26次!那是因为他在撒谎!面部的冻结、迟疑,瞳孔突然间的放大,抓摸眼睛等,这些小动作常常是识别谎言的信号。
第3章 或远或近的心理距离:排斥与接受
如果对方排斥你,会出现哪些动作表情?反过来,如果对方内心正在接受你,哪些肢体语言是可靠的信号?紧闭双唇、歪着脸笑、身体后倾……尽管对方可能在极力掩饰,但这些微小的动作和表情会出卖他的真实态度。
第4章 判定对方的心理软肋:妥协与抗争
人们通常认为,一个强势的人不容易妥协,而更喜欢抗争。但实际上,他也许内心早已妥协了,只不过你没有给他一个台阶下而已。要是你能够从对方的手势、目光、吸烟的动作、摆弄小物品的状态中,看出对方内心的变化,你就能够省去很多改变对方态度的时间。
第5章 继续下去还是适时停止:喜爱与厌恶
还记得《大话西游》里的唐僧吗?他的絮絮叨叨能让他身边的小妖们上吊自杀,让孙悟空忍无可忍。可是即便这样,他还是没有发现自己的言辞多么让人反感。那么,你怎么知道对方是喜欢你,还是厌恶你,是欣赏你的状态还是很反感你的表现?别着急,对方的行为和表情会告诉你他的内心感受!
第6章 伪装下的情绪涌动:沉静与动摇
许多动物都有伪装自己的本领,它们用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来隐藏自己或欺骗其他动物。其实人类更能伪装自己,他们能将激动的情绪伪装在自己平静的外表之下。如果你想知道对方的内心究竟是怎样的情绪状态,那试着用本章告诉你的一些方法对号入座吧。
第7章 谁会处在受支配的地位:强势与软弱
正在交谈的两个人,如果一个人仰着脖子说话,另一个人身体微微前倾着说话,我们就可以判断出前者是上级,后者是下级;或者后者有求于前者。这是他们的肢体动作所泄露出来的信息。你同样可以通过握手、迈脚等这些细小的动作发现这个人是强势的,还是软弱的,或者你可以通过表现出这样的行为动作来展现自己的态度。
……
《微行为》章节摘录[E]
【微行为1】社交场合中的目光区域
一些实验表明,在普通社交场合中,注视的目光90%都集中在对方两只眼睛和嘴巴组成的三角区域内。一般这样的目光是没有侵略性的,让对方觉得安心。如果你在与对方交往时,发现对方的眼睛在有意无意地注视着某人或你自己的这个区域,那么就可以推断出对方是没有多大侵略性的,性格上也较为柔和。
【微行为2】暧昧的目光
当我们远远地看见对面走过来的人时,首先会快速地扫视对方的脸和一些较低的部位来判断对方的性别,等到第二眼再看的时候就是看自己对对方有多大兴趣。这样的一种暖昧的目光一般都是从两眼之间开始延伸,一直到下巴以下的身体部位。
当两个人更近距离地相对时,可能目光投向的是由两只眼睛和胸部组成的三角区域。男女之间会通过这种暖昧的目光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兴趣,如果对方对眼前的人也有好感就会报以相同的目光。
【微行为3】威严目光投向的三角区域
包青天给人的是一种威严感,他额头上的那半个月亮就好像是第三只眼,无论做了什么事情都逃不过他的三只眼睛。一般来说,在和人的交往中,当把目光投向额头和两只眼睛组成的三角区域时,会给人一种威严感,使气氛变得很严肃。将你的目光投射到这个三角区域,那么被你盯着的人会始终有遭到威胁的感觉。所以在一些浪漫友好的场合中,千万不要使用这样的目光。但如果有人一直絮絮叨叨地说话,这一招会比较奏效。
【微行为4】男人的管状视野
在生活中,当看到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近距离接触,而男人对女人有好感的时候,男人的眼睛总是在女人身上上上下下地扫来扫去,目光移动得非常明显。这时,可能这个男人会被骂成色狼。这其实都是男人的管状视野造成的,男人在近距离接触时的视野很窄,被称为管状视野。而女人就不会这样了,不是因为女人不好色,而是因为女人有更宽阔的视野。
【微行为5】由上而下的关怀视线
在打量人的时候,身份地位或者心理状态不同,那么打量的视线可能也会不同。一般在家庭地位不同或者社会地位有差异的情形中,会出现由上而下的视线。长辈看晚辈或者上级看下级的时候,视线是由上而下的。但是,要注意的是这是基于心理的而非生理方面的。这种由上而下的视线所表现出的是宽容、威严的心理状态,大多是在长辈或者上司身上出现。
【微行为6】由下而上的尊敬视线
由下而上的视线一般出现在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的情形中,表示的是下级对上级的敬畏,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一般小孩子的身高是比父母矮的,他们由下向上地看父母,表示的就是一种尊敬或者是撒娇的心理状态。而热恋中的女孩由下而上看男孩,表示的就是一种撒娇的心理状态。
【微行为7】平视表现出理性与平静的心理状态
一般平视的状态出现在兄弟姐妹或者同事朋友之间,表示的是一种平等的人际关系。这样的关系显示出的是理性、平静的思考或者评价的心理状态。
【微行为8】初次见面谁先将视线移开谁就握有主动权
在社会交往中,对于初次见面的人,谁先将视线移开谁就握有主动权。这是因为就像在家庭关系中地位高的人会先坐下一样,认为自己地位比较高的人会率先将视线转移。这样的话会让对方的视线失去目标,会让对方很被动。他会猜想对方是不是对他比较讨厌或者不满,而这样的猜想会让他失去主动权。
【微行为9】不将目光先移开也是为了获得主动权
如果两个人初次见面谈论了很长时间,其中的一个人一直没有将视线移开过,那么证明他很想掌握主动权。例如,两个有敌意的人在对峙的时候,一般都是死死地瞪着对方,绝不会率先轻易地移开视线。这样的视线对峙一般是会妨碍人际交流的,所以人们一般都是约定俗成地在说了四五句话后就会转移开视线。
【微行为10】专注于某项任务时有时会吐舌头
大家所喜爱的篮球明星乔丹在起身灌篮时曾做过这样的动作:伸舌头。在我们专注于某项任务时,如正要发动全身力气去赢得此项目的胜利时,可能心里会想:“哈哈,我来了,我一定能成功!”伴随的伸舌头的动作可能就是下意识的心里准备好了的反应。
【微行为11】露出舌尖:“侥幸成功了”
“那个篮筐那么高,我技术又这么差,我怎么能投进去啊,算了,瞎投吧。”
“进了,真的进了吗?”
在篮球课上,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本以为会投不进去球,结果瞎投却进了。这时看看周围的同学时可能会惊讶地露出舌尖:“这么幸运,真是侥幸啊!”P3-5
《微行为》编辑推荐[E]
孙科炎等编著的《微行为》一书,是在《读心术》的基础上重新整合、提炼,并补充内容而成的一本新书。本书的撰写和出版,是希望给读者提供一份更完整的清单,以便读者能够更全面、完整地掌握表情动作所传达的心理信号,并使其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