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1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PDF_2012-8_科技文献出版社_田元祥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中华名医名方大全》PDF_2012-8_科技文献出版社_田元祥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科技文献出版社
作者:田元祥 编
页数:215
字数:300000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内容概要[E]

《科技文献:中华名医名方大全》共分为上下两篇。为了便于读者掌握,上篇遵循因病辨证,因证立法,依法选方,安全用药的现代中医诊疗规律,采用分科论病,以病为纲,以病统方的方法,挑选中医药治疗效果独特的常见病、多发病,分别按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介绍,共收录各类有效秘方近千首。所录之方皆经过千百年私家秘传,并经名老中医多次验证,疗效显著。下篇是在系统考察古代各朝各代名医谱及古医籍的基础上筛选出来的近千首名方,并且以朝代及名医为脉络,不仅能让读者了解古代名医在内、外、妇、儿诸科等方面的治疗特色和绝技,还能了解名医方产生的历史背景。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作者简介[E]

田元祥,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教授、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博士后)。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老年保健学会脑保健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分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美国评估协会(AEA)会员,发表学术论文110篇,出版学术专著90余部,获省科技进步奖6项,承担科研项目20项。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书籍目录[E]

上篇 常见疾病祛病名方
第一章 内科疾病祛病名方
头痛
孙思邈方
《太平圣惠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骆龙吉方
张锐方
陈自明方
李杲方
朱丹溪方
洪立正方
秦景明方
陈士铎方
眩晕
王贶方
洪立正方
皇甫中方
感冒
张锐方
赵学敏方
咳嗽
华佗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王贶方
张锐方
王肯堂方
张介宾方
张浩方
李中梓方
秦景明方
李用粹方
谈金章方
程国彭方
陈复正方
哮喘
张锐方
张时彻方
龚廷贤方
陈士铎方
呕吐 呃逆
华佗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王贶方
张锐方
洪立正方
皇甫中方
伤食
李杲方
朱丹溪方
万全方
洪立正方
谈金章方
程国彭方
《太平圣惠方》
腹胀
《太平圣惠方》
张锐方
赵学敏方
陈修园方
腹痛
张介宾方
陈修园方
中风
华佗方
葛洪方
朱佐方
龚信方
沈金鳌方
陈修园方
腰痛
华佗方
王贶方
李杲方
朱丹溪方
龚廷贤方
陈修园方
黄疸
孙思邈方
王焘方
《太平圣惠方》
洪立正方
龚廷贤方
小便不通 尿多
华佗方
王焘方
《太平圣惠方》
严用和方
疟疾
王焘方
《太平圣惠方》
朱佐方
骆龙吉方
严用和方
危亦林方
洪立正方
皇甫中方
李中梓方
中暑
洪遵方
危亦林方
第二章 外科疾病祛病名方
泄泻
张锐方
危亦林方
王肯堂方
痢疾
华佗方
葛洪方
《太平圣惠方》
张锐方
洪遵方
刘完素方
危亦林方
龚信方
皇甫中方
费伯雄方
便秘
华佗方
张锐方
朱丹溪方
龚信方
痔疮
张锐方
董宿方
张时彻方
陈实功方
疝气
张锐方
张介宾方
陈下复方
第三章 五官科疾病祛病名方
眼目昏花
华佗方
孙思邈方
《太平圣惠方》
顾世澄方
目痛 目痒
孙思邈方
王肯堂方
倒睫
华佗方
李杲方
睑烂
孙思邈方
赵学敏方
口疮
《太平圣惠方》
董宿方
万全方
牙痛
华佗方
《太平圣惠方》
张锐方
董宿方
牙疳
《太平圣惠方》
严用和方
李杲方
喉痹
华佗方
王焘方
张锐方
耳聋
《太平圣惠方》
张浩方
第四章 皮肤科疾病祛病名方
风疹
王焘方
脚气
张锐方
陈自明方
朱佐方
龚廷贤方
痈疽
洪遵方
陈自明方
陈实功方
赵学敏方
顾世澄方
杨梅疮
张时彻方
陈实功方
龚信方
毛发疾病
孙思邈方
《太平圣惠方》
第五章 儿科疾病祛病名方
小儿感冒
钱乙方
小儿厌食
钱乙方
董宿方
小儿口舌生疮
钱乙方
严用和方
董宿方
小儿惊风
钱乙方
董宿方
赵学敏方
第六章 妇科疾病祛病名方
月经前后诸症
严用和方
董宿方
傅山方
带下
陈自明方
傅山方
费伯雄方
不孕
陈自明方
胎动不安
陈自明方
洪立正方
滑胎
洪遵方
张介宾方
难产
傅山方
赵学敏方
产后其他疾病
洪遵方
严用和方
危亦林方
董宿方
陈士铎方
傅山方
妇产科其他病症
陈自明方
第七章 男科疾病祛病名方
遗精
张锐方
严用和方
张介宾方
洪立正方
龚信方
汪昂方
阳痿
张锐方
陈士铎方
下篇古代名医、医典祛病名方
第一章 汉魏晋名方
张仲景方
太阳病
阳明病
少阳病
少阴病
厥阴病
痉湿病
疟病
血痹虚劳病
痰饮咳嗽病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
水气病
黄疸病
妇人妊娠病
妇人产后病
妇人杂病
华佗方
麻醉解麻
伤寒
大麻风
第二章 唐代名医方
孙思邈方
胸痹、心痛
血证
虚劳
翳膜内障
王焘方
风证
温病(毒)
内伤发热
第三章 宋代名医(著)方
《太平圣惠方》

血证
水肿
虚劳
伤寒
翳膜外障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痰湿证
瘀血
虚证
闭证
骆龙吉方
胁痛
痿证
王贶方
内伤发热
血证
张锐方
痹证
血证
淋证
尿浊
严用和方
厥证
伏暑
虚证
痰饮
血证
朱佐方
积聚
血证
第四章 金元时期名医方
刘完素方
厥证
暑温
李杲方
虚证
血证
朱丹溪方
痰饮
血证
血淋
第五章 明代名医(著)方
王肯堂方
胸痹
血证
翳膜外障
陈实功方
瘰疬
破伤风
大麻风
张介宾方
虚证
气证
伤寒
胁痛
时行温病
龚廷贤方
伤寒
胸痹心痛
瘫痪
无名肿毒
第六章 清代名医方
傅山方
横产
汪昂方
虚证
内伤发热
痹证
陈士铎方
伤寒
汗证
癫狂
谈金章方
痰证
脐风
沈金鳌方
血证
赵学敏方
痿证
瘰疬
吴鞠通方
辛凉法
辛温法
苦温法
甘湿法
苦寒法
咸寒法
甘寒法
苦辛法
酸苦法
酸甘法
费伯雄方
痰证
火证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章节摘录[E]

版权页: 插图:
第一章汉魏晋名方 张仲景方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主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太阳病 桂枝汤 [组成]桂枝(去皮)、芍药、生姜(切)各9克,大枣(擘)12枚,甘草6克(炙)。 [用法]上5味,以水1400毫升,小火煮取600毫升,去滓,适寒温,服200毫升,啜热稀粥200余毫升,以助药力。服后盖被1小时左右,遍身榮浆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1服汗即出病情减弱,停后再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间隔一会再服,半日许令3服尽。若病重者,1日l夜服,随时观之。服1剂尽,病症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或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来源]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组成]桂枝(去皮)、生姜(切)、芍药各9克,大枣12枚,甘草(炙)、厚朴(炙,去皮)各6克,杏仁(去皮尖)50枚。 [用法]上7味药,以水1400毫升,小火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复取微似汗。 [功效]调和营卫,宣肺平喘。 [主治]营卫不和,肺气不利所致之发热,自汗出,恶风寒,气喘,苔薄白,咳嗽,咯白色痰,脉浮缓等。 [来源]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冶》。 桂枝甘草汤 [组成]桂枝12克(去皮),甘草6克(炙)。 [用法]上药2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顿服。 [功效]温补心阳。 [主治]心阳不足,心无所主。症见心下悸动,或空虚或有空悬感欲得按,短气,或略有心痛,脉微缓或结,苔白。 [来源]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编辑推荐[E]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专家指导版)》实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内容翔实,条目清晰,通俗易懂。所选用的药物皆为寻常之物,易采易得,方微药简,故于医于民,均可择用。


  • 暂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