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悟南怀瑾.做人与处世》
《品悟南怀瑾.做人与处世》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延边大学出版社
作者:肖悦
页数:260
字数:250000
《品悟南怀瑾-做人与处世》前言[E]
南怀瑾,著名的国学大师、诗人,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他的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是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形成自己的独特体系。南怀瑾的著述大都是研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他的著作对想要了解典籍的人是一个重要的引导,南怀瑾的言谈生动有趣、知识涌博,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代言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与普及有推进作用。被人们尊称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学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太师”,曾经名列“台湾十大最有影响的人物”。南怀瑾在谈到人生的时候,对人生有深刻的认识。他并没有把人生局限于一时的生老病死,也没有固定在一定的区域,而是从大处着眼,从身边及四周的情况谈起,不但有事业还有生活,不仅有修身养性还有学问与成就。南怀瑾在人生的生存和生活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看淡人生苦与乐、成就千秋万代的大事业、君子匿穷……都是南怀瑾对人生的要求和追求。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是短暂的,人生的厚度是用生命来衡量的。有人选择痛苦活着,有人选择不屈地抗争,有人选择淡泊地看淡人生的得失。人生要如何地活着就要看人是如何选择的。有人选择为自己而奋斗一生,有人选择为了社会和国家而贡献一生。有人成就的是自己的事业,有人成就的是利国利民的千秋大业。人不同,人生便不同。但是想要功成名就、名垂千古,那就应该如南怀瑾所说曲那样,成就真正的人生,为了国家或者他人而成就一番事业。人生想要成功,首先应该懂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人情世故,然后才会懂得修身养性进而蓄势待发。
《品悟南怀瑾-做人与处世》内容概要[E]
本书从《南怀瑾谈生活与生存》作为出发点,根据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等著作将人生分为“人生的价值”、“事业的真义”、“圣人与英雄”、“君子与小人”、“读书与学问”、“修身养性”、“人情世故”、“时位与贵贱”、“烦恼”等,从这些主题入手,在南怀瑾先生的人生哲学基础上加以理论,使读者有机会在南怀瑾先生的人生哲学里获取更多的为人处世、安顿身心的人生智慧。
《品悟南怀瑾-做人与处世》作者简介[E]
肖悦,资深大众社科类畅销书作者,曾经编著过多部涉及励志、心理自助类作品。
《品悟南怀瑾-做人与处世》书籍目录[E]
第一章 找到立脚点,心安方有所立 先安身,后立命 没有立脚点,浮沉于世间 做人就应有自己的风格 天文、地理与人伦 顺其自然,乐天知命 人定胜天,命运是自己改造的 人生永远只有明天 乐观看待生活,生生之谓易 起步要平凡,目标要高远 靠自己,上天助自助者 刚柔要相济,恩威皆并用 人生的价值,在于参赞不足 反省自察,善于补过 做人要发挥出能动性 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而出的 人世万物,没有真正的结果第二章 真正的伟大是付出,而不是据为己有 人生的可贵之处在于付出 做有益于人的事,才是真正的事业 事业“但在流传不多” 现在的成功与千秋的成功 贫穷源于占有,富有源于布施 孔子的人生价值观第三章 施劳的英雄与受累的圣贤 英雄征服天下,圣人征服自己 撒下为后人开花结果的种子 学问越深的人越懂得低调 做人要宠辱不惊,毁誉不动摇 圣人常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人不怕没地位,就怕没本领 自古凡夫与圣人的分野 君子常扪心自问、推己及人 权力欲是社会动荡的祸源第四章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做人要少空话、多实事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风骨:可逝也,不可陷也 反省自我,不怨天尤人 乐观坦荡为君子,长戚满腹是小人 内心光明磊落,做人不忧不惧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易事难说与难事易说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做人要修己安人 求名当求万世名 谋道而不谋食,忧道而不忧贫 从大处看君子,从小处看小人 做人要常怀敬畏之心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第五章 读书,是为了知命而自立 读书与做学问的区别 做学问,要注重内心的修养 读书,是为了会做人做事 学问越多,修养越高 学问,一是要学,二是要问 如何让理智战胜欲望 学习要掌握规律,一以贯之 活到老,学到老 学无止境,要无所不学第六章 修身养性,最难莫过于改变自己 无欲则刚,无求品自高 不受外界影响,走好第一步 人生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 淡化人生中的痛苦 做人不止任劳,还要任怨 时常检讨自己,更新自己 建立事业要靠自己 淡泊人生、知足常乐难 学会静养:忙易生乱,乱易出错 做人做事都要有个准则 做人,首先要耐得住寂寞 将贫穷与愁苦分开 摆脱虚荣,富贵如浮云 忠与信:人生的两大修为 坦荡之人能消弭怨言 由《诫子书》想到的 君子以正道成名,小人以旁门人世 安贫乐道,不被物欲俘虏 清以自守,善于用世 成不自喜,败不自悲 做人要善于舍弃,由舍而得 贫贱而不移,富贵而不淫 不在其位则不谋其政 贫穷是人生最好的考验 做事不苛求,做人懂迂回第七章 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 要懂得人,也要懂得事 不以自我为中心,不苛求他人 不迁怒,不贰过 做有本事没脾气的上等人 不被流言扰,日久见人心 积累经验,遵循经验 名与利,虚与实 与人相处要找到合适的距离和方式 头脑清醒,控制自己的情绪 欲而不贪,做人有节制 人生如浮萍,得失付之一梦 人际圈子,‘被排斥是难免的 人情的真正内涵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贪欲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人应该懂得人情世故第八章 天时、地利与人和 把握时位很重要 成大事,要得时间和空间之势 运气、位置与贵贱 通晓实事,把握机会 人的荣誉,存于际遇之间第九章 不能忘情,烦恼则如影随形 烦恼是罪恶的源泉 人生最难的事是忘记 愁由爱生,寻愁觅恨非无故 苦海无涯,人生多福祸 安于现状,不存非分之念
《品悟南怀瑾-做人与处世》章节摘录[E]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与风格,无论你承认与否。做人就应该有自己的风格,这是一种做人的姿态与风度,也是一种修养与智慧。南怀瑾认为任何人都有个标准,如果没有一个风范、没有风格,这个人就完啦。那么怎么才能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呢?首先要有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要乐观、开朗、自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积极向上的力量。人们有了这种精神状态,工作、学习以及生活都会得心应手,还能够感染别人,给人带来快乐,播撒无穷的力量。玫瑰赠人,手有余香。人们把微笑、关爱、敬意送给别人,不仅让别人感到一丝快慰,留给自己的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古人荣启期说过:“值得我快乐的事情太多了。天地生有万物,唯有人最为高贵,而我得以为人,这是一乐也;人有男女之别,我得以为男人,这是二乐也;人生有不得见日月,未离襁褓便夭折者,而我年已九十,身体还很强健,这是三乐也;至于贫穷,乃是人之常情;死亡,乃是人生终结。处常而待终,有何不乐呢?”由此可见,每日每时抱着一种乐观向上的心理,烦恼忧愁就会离你远去。把心放宽,不患得患失,那些繁琐的小事也就没有什么可在意的了。儿童因为天真而充满快乐,不会有成年人的众多忧愁。因此,人们只要少一些计较得失,不过多地看重功名利禄,就会拥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就会天天与愉悦握手,也会带给别人美好的氛围。其次,人的谈吐要诙谐有趣。有的人说话过于呆板,有的人则过于直接,因而说话显得枯燥无味。林语堂先生就是一位幽默大师。曾经有一次,林语堂先生参加一个学校的毕业典礼。但是有许多人的演讲时间太长了,因此直到11点多才轮到林语堂发表演讲,当林语堂先生演讲时,他说:“绅士的讲演,应当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大家乍听懵然不懂,随后仔细品味就都犬笑了起来。还有一次,林语堂在外国的一个集会上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安装有美国的水电煤气等管子,有个中国厨子,有个日本太太,再有个法国情妇。”这本是不错的,我们不仅要有适合自己的立脚点,更要追求立脚点上的平等。这就如同追求平等的受教育权一般,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赛跑,才是我们讲求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没有立脚点,我们便要在世间浮沉游荡,飘忽不定,难以抓住自己想要的事物;有了立脚点,我们便有了根,有了自己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据地”,便能够前进后退,左右开阖,却又不失稳重和信心。这一有一无,几字之差,但要人真正抓住,却要费一番心力。“为伊消得人憔悴”,“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都是有可能的,那时就需要我们耐得住这“寻寻觅觅”之中的“冷冷清清”,忍受得住无限愁苦之中的哀伤,保持住命途偃蹇、备受打击的信心。在《西游记》这部典故中,玄奘西天取经路遇的苦难有真的,有假的;有偶遇的,有必经的;有故意的,有无心的。他们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成正果,可见取得真经的艰难程度。我们苦思冥想,投身实践,去搜寻自己的立足点,想必也得费几番周折才能够寻得到。而当我们“度尽劫波”之后,就会发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僮得的。而人们在有了立脚点之后,就不会如空中的风筝到处飘浮,不会再像墙头草一般随风摇摆,不会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这个立脚点是什么?它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正确方法,判断事物的正确途径,体察事物的正确态度。有了这个立脚点,人们就会拥有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拥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信,获得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当人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就能够多一份从容,少一份怯懦;多一份执著,少一份懈怠。有了这个立脚点,人们也就能够更好地安身立命。
《品悟南怀瑾-做人与处世》编辑推荐[E]
《品悟南怀瑾:做人与处世》:世间上的道理,最平实的即是最伟大的;最伟大必然平实,有什么花样就都不是了。——南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