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心理保健》
《公务员心理保健》
出版时间:2005-1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黄训美 编
页数:639
字数:451000
《公务员心理保健》前言[E]
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二十周年之际,我很高兴地看到黄训美教授的著作《公务员心理保健》的出版。
二十年来,我国心理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心理卫生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心理卫生的实践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种人群和各个领域之中。心理卫生正在对国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并将产生更大更深远的影响。
然而,比较起来,对公务员心理卫生的研究和实践却是比较疏忽的。黄教授的新作正好填补了这种不足,因此,具有特别的意义。
公务员的行为可分为个人行为和职业行为,后者也就是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背后反映的是政府的执政能力和行政素质。因此,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和发展,更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关系到政府的形象。相比较而言,他门比其他人群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水平,他们的职业行为对社会的意义更大。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公务员是一个不合格的公务员,更容易发主低效的、无效的甚至错误的行政行为。
《公务员心理保健》内容概要[E]
心理压力正在成为威胁现代人健康生活的“隐形杀手”,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公务员自杀、犯罪事件的屡见报道,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渐成为不容忽视且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本书立足于心理实验数据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现代心理健康”的理念着眼,运用心理学理论和原理,从学理上对公务心理保健的必要性和意义做了充分的论说,诠释并阐明了人格与公务员施政,公务员的自我意识、政治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挫折心理等问题,并且结合我国当前公务员的实际状况,通过对公务员心理问题举要、心理评估,指出公务员心理保健的主要途径和方法,特别是对公务员心理调造与训练个案的列举和分析,有针对性地给公务员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心理保健方法和指导,对提高公务员的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所裨益。
《公务员心理保健》作者简介[E]
黄训美,现任福建行政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指导组成员、福建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多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著有《大学生心理保健》(人民出版社出版),曾先后在《光明日报》、《科学社会主义》、《中国
《公务员心理保健》书籍目录[E]
序第一章 公务员心理健康概述 一、公务员心理保健的意义
(一)个体生活幸福、事业有成的必要条件
(二)国家行政管理良性运作的追切要求
(三)当前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亟待加强心理保健 二、公务员的现代健康观念
(一)个体的健康应该是身心健康的有机统一
(二)个体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辩证统一的,两者可互为因果
(三)个体的心理健康是个动态的连续变化过程
(四)心理保健不仅要重视防治疾病,更要全面提升素质 三、心理健康及其界定
(一)心理健康的等级
(二)区分心理异常与正常的心理学原则
(三)心理异常与正常的评判依据 四、中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讨论
(一)西方学者的心理健康观
(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
(三)我国当代学者的心理健康观 五、公务员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运用
(一)公务员心理健康标准
(二)公务员心理健康标准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第二章 心理的产生与发展机理 一、心理活动及其倾向性与特性
(一)心理活动
(二)心理活动的倾向性
(三)心理活动的特性 二、心理认知、心理体组和心理发展动力
(一)心理认知
(二)心理体验
(三)心理发展动力第三章 人格与公务员施政 一、人格概述
(一)人格的含义
(二)人格的结构
(三)人格的特征 二、人格的类型理论
(一)类型论
(二)人格特质论
(三)动力人格论 ……第四章 公务员的自我意识第五章 公务员的政治心理第六章 公务员人际交往心理第七章 公务员的挫折心理第八章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心理障碍的发生机理第九章 公务员心理问题举要第十章 公务员心理评估第十一章 公务员心理保健的主要途径和方示第十二章 公务员心理调适与训练个案列举附录 常用心理卫生评定和心理测验量表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公务员心理保健》章节摘录[E]
有关心理健康标准,西方学者从不同方面也做了许多论述:
1.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早在1929年,美国举行的第三次儿童健康及保护会议上,专家就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在其适应过程中,能发挥其最高的知能而获得满足、感觉愉快的心理状态,同时在其社会中,能谨慎其行为,并有敢于面对现实人生的能力。”
2.心理健康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心理学家英格里士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人在那种情况下,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3.心理健康是对社会环境的适应
精神医学专家曼宁吉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问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兼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社会工作者波孟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了心理健康者的10条标准,受到心理卫生界的普遍重视,并被广泛引用。
《公务员心理保健》媒体关注与评论[E]
心灵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在那里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把地狱编程天堂。
——英国诗人 弥尔顿